首页 |
|
藤桥镇农科院农业科技城。 儿童研学活动。 山福镇驿头驿阳村邻里食堂。 山福镇驿头驿阳村千米长廊。 七都环岛绿道-望城驿站。 图片由鹿城区委宣传部提供 温州日报讯(记者 林岳)连日来,不少游客来到山福镇金岙村金岙谷乡村休闲项目的露营基地,远离城市喧嚣,远眺瓯江美景,露营打卡。“项目吸引了可观的客源,还能够盘活村里闲置场地等资源。”金岙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孙金东表示,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可以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。 从小村一隅撂荒地到“网红打卡地”,乡村的精彩蝶变起笔于“千万工程”。二十年来,在“千万工程”的引领下,鹿城区从生态起步,立足各地各村发展实际,因地制宜谋发展,让乡村接轨城市,积极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径。 如今,一座座“产业富美、环境秀美、生活甜美”的乡村如繁星点点,点缀“千村未来、万村共富”的幸福图景。去年,鹿城区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.77,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203元,排名全省第三。 环境秀美 “古村落”重现风韵 南雅河畔,藤桥镇雅漾村的古桥、古屋、古井、古树、古道,散发着浓郁的田园气息及人文历史氛围,往来的游客络绎不绝。 “你可能想不到,以前没人愿意来。”雅漾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陈建东回忆道,以前外来的客人一进村,就得捂着鼻、憋着气,原因就出在村庄环境。 由于沿岸工厂污水直排、垃圾随意丢弃等原因,贯穿雅漾村南雅河曾是条“黑臭河”。加上村里产业基础薄弱,公共设施少,发展缺少规划,不少村民选择外出务工或搬到附近城镇居住。 这在当时并不是个例。21世纪初的鹿城,经济快速发展,农村面貌却不尽如人意,存在“有新房无新村”等现象。2003年“千万工程”的启动,迎来了转机。鹿城全区各乡村陆续开展环境整治,向“环境整洁、村貌美化、设施配套、布局合理”的目标迈进。 乡村生态环境的变化开始了。雅漾村村两委干部带头,推进岩雅山景区开发工作,发动村民修路、提升蓄水池,拆除露天厕所、违章建筑、治理河道,修复古桥、古道、古井、古树、古屋,开展靓村美村行动,对辖区背街小巷,路面乱堆放、卫生死角进行整治。 村容村貌的改变让当地村民吃到了“颜值红利”。如今的雅漾村立足景区优势,形成旅游观光、徒步摄影、垂钓休闲、避暑度假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,开发浙农生态农庄、滑翔伞基地等旅游项目10余个,带动百余位村民致富500余万元,全年吸引游客10余万人。 多年来,鹿城区保护生态的努力没有放松: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垃圾、污水、厕所“三大革命”,大力推进和美乡村“示范引领、全域整洁”行动和乡村建设“三基三主”十大工程;实施农房改造、管线序化、村道提升三大行动;启动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月行动和“示范引领、全域整洁”评比活动…… 像雅漾村这样的村庄还有很多。截至目前,鹿城区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带4条,示范带动沿线3个街镇27个村庄组团建设、联片发展。累计创成省级美丽乡村达标村71个、特色精品村15个。 产业富美 “空心村”又起烟火 “千万工程”以业为基,才有持久生命力。 “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、生态工业、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,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。”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在《之江新语》中写下的一段话。 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?改变靠山吃山的生产方式,探索利用生态致富、文化创富,让村民在家门口赚钱。七都街道樟里村正上演着乡村的逆袭。 樟里村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城中岛——七都岛,过去曾有“有女不嫁七都岛”的说法,“走出去”成了当时年轻人最大的梦想。近年来,当地先后开展卫生改厕、河沟清淤、污水整治、垃圾分类等行动,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与村庄风貌。但设施不全、产业基础薄弱等掣肘,让他们既难以发展工业,又难以提升农业效益。 在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,鹿城既不可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,也不能走困守生态的退路。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推动下,樟里村一批在外侨胞回乡,助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,越来越多的老房旧屋改造成私房菜艺术餐厅、创意民宿等,让“烟火气”在这里愈发浓郁。 作为一名返乡华侨,十多年来,樟里村党支部书记包爱通与乡亲们一起整治村容村貌、培育乡风文明、发展乡村旅游,收获了“浙江省3A级景区村”等诸多荣誉称号。他说,现在越来越多侨胞带着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发展理念返乡,帮助村民在家门口致富。这些年来,樟里村成功流转农房约200幢,招引文创、餐饮、民宿等业态40余个(家),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00万元,人均增收超8万元。 从“建设乡村”到“经营乡村”,鹿城区正加快培育农村新型业态,推动“一村一品、一镇一业”发展,落地温州农科城数字化植物工厂等6个重大农业农村项目,拓展建设农村快递网点、电商配送设施,深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,让更多乡村走上振兴之路。 20年间,“千万工程”的建设与深化,鹿城区的农民们从“卖山林”到“卖生态”,变“种种砍砍”为“走走看看”,乡村旅游、养生养老、运动健康、文化创意等美丽产业不断涌现,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不断拓宽。去年,鹿城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76元,同比增长7.7%。 数说“千万工程”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2年的2.23缩小至去年的1.77,2022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203元、排名全省第三,获评浙江省深化“千万工程”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工作优胜县(市、区)。 拓展布局486个“共享社·幸福里”示范单元。 今年开竣工村级集体经济项目44个、总投资45.6亿元,预计每个村集体年平均增收200万元,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超50万元。 新改建“四好农村路”93公里,构建形成“三纵两横、两环一连”基本框架,创成全省首批美丽经济交通走廊达标县。 累计建成老年食堂78家、智慧健康站40个、村级养老服务中心46个,打造儿童友好试点单元52个,公办义务教育“教共体”、500人以上行政村文化礼堂、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,基本建成农村15分钟公共服务圈,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,累计建成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,获评“全国十大最美乡村”1个,创成省级美丽乡村达标村71个、示范乡镇3个、3A级景区村18个,特色精品村10个、未来乡村4个,展现了“千村千面”新景象。 亲历者说 用文化架起海内外连心桥 海外传播中心负责人 陆焕斌 作为侨二代,几年前我们在国外做华侨子女的夏令营“寻根之旅”,受到很多孩子和家长的认可,也积累了一些师生资源,便成立了网络华文学校。 后来鹿城侨办联系到我,希望能将海外的孩子与国内孩子结队,组织一些文化类活动,我觉得,从教育向传播方向倾斜,意义更大。“海外传播中心”也因为在多次合作中慢慢落地。 我第一次去山福的时候,感觉就是很普通的一个农村,但现在来看,我觉得是很典型的新农村,文化礼堂的建设、互联网的铺就、高科技的智能运用都很符合我们做海外传播。像端午、中秋、元宵等传统节日,我们都会组办很多活动,还会邀请在温的华侨子女,两地孩子表演,通过在线上互动开展文化交流。今年夏令营,我们也以南戏为主题,邀请戏曲老师上课,线上传播,开展一系列交流活动。 我觉得,乡村人气不仅要靠政府大项目引流,更需要民营活动的策划、跨界领域的互动、通过互联网的传播,不仅可以带来人气,也是盘活乡村活力的有效操作。从组织网上夏令营、组建网上华文学校到如今成为华文传播使者,成立多个青少年海外传播中心,我有幸亲身参与和感受“千万工程”乡村文化破圈带来的改变。(沈巍蔚 整理) |
|